近日,浙江省第二批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標志性項目培育名單公布,“傳統(tǒng)平陽木偶戲的現代化轉型”項目入選“浙風古韻”培育名單。 “平陽木偶戲早在南宋時期就廣泛流行,距今已有900多年歷史,現為國家級非遺項目,也是溫州傳統(tǒng)文化的一張‘金名片’。”平陽木偶戲保護傳承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,該中心現有《知縣轎夫》《金鳳凰》《高機與吳三春》《白蛇傳》《匹諾曹》《烽火雛鷹》《輕舞飛揚》《智斗》等38個在演的大小劇目。經過多年經營推廣,平陽木偶戲已在國內外構建了廣泛而深厚的觀眾基礎,團隊年均舉辦木偶劇演出100場以上,受益群眾超過1萬人次,曾多次出訪法國、墨西哥、卡塔爾、克羅地亞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(qū),深受觀眾好評。 “此次成功入選‘浙風古韻’培育名單,是對我們‘傳統(tǒng)平陽木偶戲的現代化轉型’項目的肯定,將進一步督促我們要立足傳統(tǒng)平陽木偶戲文化內涵,結合新形勢下觀眾的新要求,培養(yǎng)現代化傳承人才,整合經典作品資源打造現代化作品。”該負責人說,為此,該中心將從培養(yǎng)“新生代”人才、創(chuàng)編“新古風”作品、舉辦“新專場”演出、打造“新時尚”文創(chuàng)、推進“新成果”展示、探索“新基地”模式等方面著手,實現傳統(tǒng)木偶戲現代化轉型,助推平陽文旅融合。 值得一提的是,接下來,該中心將充分借助國際木偶聯會、中國木偶皮影學會等渠道,積極參加國內外各類大型展示展演和專業(yè)賽事,在廣度和深度上展示古韻木偶的新形象。同時,利用木偶藝術展覽館和木偶劇場,接待國內外參觀團隊,用現代化技術展示平陽木偶戲保護傳承成果。此外,還將與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簽訂“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實踐基地”戰(zhàn)略合作協(xié)議,完成基地建設,引進相關專業(yè)院團,開展精品劇目展演及木偶藝術的研究,推動木偶文化交流。 |
|